1.企业品牌自我保护意识有待提升
品牌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,对于企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并需要企业精心呵护,对于市场各类侵犯品牌权益的事情进行法律维权。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国内知识产权维护制度比较滞后,使得国内许多企业自我保护意识较弱。例如,近年来国内不少名牌在海外被其他企业抢注,造成企业无形资产的损失,对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形成巨大的负面影响,甚至导致一些企业被迫放弃多年经营并赖以生存的品牌,失去了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的最佳时机。而与国外专业化律师中介机构相比,国内知识产权维护的水平有比较有限,进一步制约了企业品牌的自我维护。在“中国制造2025”战略框架下,中国亟须从“制造大国”转变为“品牌强国”,上海作为科创实力强、开放程度高的城市之一,有条件、有能力率先以高质量产品、优秀品牌形象和高内涵品牌价值来立足国际市场,提供不断开发出国际一流的知识产权成果,规范开展知识产权保护,有助于全面提高中国品牌的国际市场竞争力、影响力、话语权。
2.“中华老字号”等传统品牌优势亟待进一步提升
上海本土企业中有相当大比例都是国资国企,特别是一些“老字号”企业往往都经历了“家族企业—公私合营—国有企业—混合所有制(或私有化)”的变化历程,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,传统的经营模式与理念难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要求,这导致许多“老字号”企业品牌难以为继。而根据商务部的资料显示,体制转换难、网点流失严重、缺乏创新机制、人才流失严重这四大难题正威胁着一批“老字号”的生存。与一般品牌企业的共性是,老字号品牌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于不断创新,不同的是在传承好特色工艺、产品花色、诚信质量、企业文化的同时,更要做好技术创新、产品创新、管理创新等。
从上海及其他省市“中华老字号”发展情况看,其他的制约因素还包括:
(1)产权不够清晰。一些“老字号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都改造成为国有企业,并按照计划经济方式开展经营,但由此使得发展后劲明显不足。在市场经济时代,随着股份制改造的不断推行,企业产权制度变得模糊,制约了企业的决策与发展。
(2)治理结构和管理理念滞后。许多老品牌在保持传统品牌的同时,产权制度、治理结构、管理理念也保持延续,尚未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,这在食品餐饮行业等传统产业中非常明显,导致许多老品牌“故步自封”。
3.品牌专业中介服务业亟待发展
中介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、助推器和清障机,所谓“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”在中介服务业有最为直观的体现。从品牌经济建设的业务流程看,可以细分为诸多具体环节,如品牌评估、价值分析、增信管理、商标注册、品牌策划、品牌法律、品牌人才、品牌培训等。这些细分领域虽然可以与目前已经在快速发展的会计师事务所、律师事务所、信用评估公司、人才中介机构等相对应,但这些机构的业务都是具备普遍性、常规性的业务特点,不一定能够符合品牌建设的专业需求。特别是在面向国际的知识产权维权等领域,更需要精通国际法律业务的专业机构、专业人才。